中元節有什麼含義?有哪些民間習俗?

中元節,就是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,又稱「七月節」、「七月半」,與除夕、清明節、重陽節,並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。

道教中的《修行記》記載:「七月中元日,地官下降,定人間善惡,道士於是夜誦經,餓節囚徒亦得解脫」。相傳到農曆七月初一這一天,閻羅王會打開鬼門關,把陰間的鬼魂放出來。有子孫、後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養;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,就到處遊蕩,自己尋找東西吃。等到七月的最後一天,這些鬼魂重返陰間,鬼門關重新關閉。

一、中元普渡

民間傳說人死後會變成鬼魂,遊蕩於天地之間。中元普渡,就是在農曆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之間,擇日以酒肉、水果、糖餅等各種祭品,專門祭拜那些無人供養的孤魂野鬼,讓他們也能感受到人間的溫暖,是中國傳統仁愛思想的延伸。

二、祭祖

中元節是中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祭祖節日。民間傳說祖先會在這一天重返人間探望子孫,所以就需要祭祖,但祭祀活動並不限定於某一天,只要在七月底之前完成就行。

祭祖活動各地都有不同的形式,但一般都是上墳祭奠祖先,擺上一些供品,再燒上一些紙錢。

三、放河燈

放河燈,是華夏民族傳統的習俗,用以對逝去親人的悼念,對活著的人們祝福。人們用木板加上五色紙,製作成各色彩燈,中間點上蠟燭,有的還做一隻五彩紙船。到了晚上,將紙船和燈放入河中,讓其順水漂流,小孩們盯著自己家的燈看能漂多遠,老人們則念念叨叨,不斷地祈禱。

四、放焰口

放焰口,是寺院中經常舉行的法事。焰口,是佛教用語,形容餓鬼渴望飲食,口吐火焰。向餓鬼施捨食物,就叫放焰口。我國民間從梁代開始,中元節就開始舉辦設齋、供僧、放焰口等活動。

發佈留言